新安药学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合理用药 - 药品介绍

药品介绍

注射用吲哚菁绿(诊断肝脏疾病,了解肝脏的损害程度及其储备功能)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9-06-11 08:55:01 浏览次数: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吲哚菁绿
     英文名:Indocyanine Green for Injection
    【成份】本品活性成份为吲哚菁绿,其化学名称为:2-[7-[1,1-二甲基-3-(4-磺丁基)-2H-苯并[e]二氢吲哚-2-亚基]-1,3,5-庚三烯]-1,1-二甲基-3-(4-磺丁基)-1H-苯丙[e]二氢吲哚内鎓钠盐。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43H47N2NaO6S2
    分子量:774.96
    【性状】本品为暗绿青色疏松状固体,遇光和热易变质。
    【适应症】
     1.用于诊断肝硬化、肝纤维化、韧性肝炎、职业和药物中毒性肝病等各种肝脏疾病,了解肝脏的损害程度及其储备功能。
     2.用于脉络膜血管造影,确定脉络膜疾患的位置。

    【规格】(1)10mg (2)25mg
    【用法用量】
    1.测定血中滞留率或血浆消失率时:以灭菌注射用水将ICG稀释成5mg/ml,按每公斤体重相当于0.5mg的ICG溶液,由肘静脉注入,边观察病人反应,边徐徐地注入,一般在10秒钟内注完。
    2.测定肝血流量时:25mgICG溶解在尽可能少量的灭菌注射水中,再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5~5.0mg/ml浓度,静脉注入相当于3mgICG的上述溶液。接着,以每分钟0.27~0.49mg比例持续以一定速度静脉滴注约50分钟,直至采完血样为止(同时需采周围静脉和肝静脉血)。
    3.脉络膜血管造影:25mgICG用灭菌注射用水2ml溶解,迅速地肘静脉注射。

 

    附一:测定方法(肝脏功能检查方法)


    1.测定血中滞留率(Retention rate)
    (1)标准曲线的制作
    ICG标准原液配制(10mg/dL):精确称取25mgICG粉末,溶于250ml蒸馏水中。迅速、准确吸取1.0ml、2.0ml、3.0ml、5.0ml、10.0ml标准原液,分别加到五个100ml量瓶中,再立刻分别加入0.5ml正常血清,混匀,加蒸馏水至100ml刻度。各自浓度分别为0.1、0.2、0.3、0.5、1.0ml/dl。准确吸取上述各浓度溶液1.0ml分别加入标记A、B、C、D、E五个10ml试管中,各加入1.0ml正常血清及1.0ml生理盐水,充分混匀。该溶液相当于血中(血清、血浆)ICG浓度分别为0.1、0.2、0.3、0.5、1.0mg/dl。以1.0ml蒸馏水加1.0ml生理盐水加1.0ml正常血清,混匀,为空白对照。用805nm波长测定各管的吸收度。在座标纸上,取横轴为ICG浓度,纵轴为相应的吸收度,标绘出标准曲线。该标准曲线隔三个月重新标制一次。
    (2)操作
    请患者早晨空腹,安静平卧位。自肘静脉采血3ml,置经肝素处理的离心管中,混匀,以3000rPm离心10分钟,用该血浆做空白对照。同时,以5ml注射用水溶解25mgICG,按每公斤体重取0.5mg的ICG溶液,由肘静脉在30秒钟内注入。准确计时,静注后15分钟自另一侧肘静脉采血3ml,置经肝素处理的离心管中,混匀,以3000rPm离心10分钟,该血浆为测定样品。准确吸取上述空白测定血浆1.0ml,分别置于标记空白测定管中,各加入2ml生理盐水,充分混匀,以805nm波长用空白校对零点,测定样品吸收度,由标准曲线求出其浓度。从下式算出血中平均滞留率:
    R15ICG=(C15/1.00)×100(%)
    正常参考值:0~10%(<10%)

 

    2.测定血浆消失率(Disappearance rate)
    (1)标准曲线的制作:同上。
    (2)操作
    同测定血中滞留率。但是,静注ICG后分别采取5、10、15分钟三次血液。
    (3)计算
    用半对数座标纸,取纵轴对数分度为ICG浓度,横轴的等分度为时间(分),分别标绘5、10、15分钟实测值,连接各点成直线。或用最小二乘法作出最佳直线。求出浓度减半的时间(t1/2),用下式算出血浆消失率k:
    K15=0.693/t1/2(分-1
    正常参参考值:0.168~0.206

 

    3.测定肝血流量
    标准肝血流量
    (1)标准曲线制作:同上。
    (2)操作:以0.5mg/min速度持续静滴ICG,10分钟后由肝静脉探针取肝静脉血3ml,同时取股动脉血3ml,然后每隔5分钟采一次血,每次3ml,采五次,总共采六次血,置于肝素抗凝管中,混匀,以3000rPm离心10分钟血浆。用805nm以空白校对零点,分别测定其吸收度。由标准曲线求每份血中 ICG浓度。静滴ICG前采3ml血为空白对照。
    (3)计算:用下式算出肝血流量
    HBF(ml/分)=(I/CA-CV)×100/100-Ht
    CA=动脉中ICG平均浓度(mg/ml)
    CV=肝静脉中ICG平均浓度(mg/ml)
    I=静滴ICG速度(mg/分)
    Ht=红细胞压积 

 

[--分页符--]

    附二:脉络膜造影说明

 

    给药后的过程,从造影初期到后期,有以下现象:
    (1)脉络膜动脉图像:眼底后极部的脉络膜造影,开始是吲哚菁绿以短毛样动脉流为起点,再分别在各自领域,脉络膜动脉造影开始时间有所不同。其后,吲哚菁绿迅速地经细小脉络动脉移向脉络膜毛细血管。
    (2)脉络膜动静脉图像:接着,脉络膜静脉系统血管迅速出现眼科吲哚菁绿造影开始后3~5秒钟,中大脉络膜静脉,呈现最强的脉络荧光。
    (3)脉络膜静脉像:其后,脉络膜动脉的荧光渐渐减弱,脉络膜静脉系统血管摄影最优状态是色素静注后的10~15分钟。
    (4)脉络膜消失像:不久可以观察到大中脉络膜静脉色素消失弥漫性脉络膜背景荧光。这时期大脉络膜血管和网膜血管显示低荧光。
    【不良反应】
     1.本品可能引起休克、过敏样症状,所以从注射开始到检查结束的过程中要进行密切注视观察,并做好处置准备工作(参照【注意事项】内容)。
     2.本制剂不完全溶解时,可能发生恶心、发烧、休克等反应。
     3.其他副作用: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发生率不详。打嗝(0.1~5%以下)。
       过敏症:荨麻疹,发生率不详。
       其他:发热,发生率不详。
    【禁忌】
     1.对本制剂有过敏既往史的病人。
     2.有碘过敏既往史的患者(本制剂含碘,故可引起碘过敏的可能)。
    【注意事项】
     1.为防止过敏性休克,要充分问诊,对过敏性体质者慎重使用。用药前应预先备置抗休克急救药及器具,注射ICG后要注意观察有无口麻、气短、胸闷、眼结膜充血、浮肿等症状,一旦发生休克反应立即中止ICG试验,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如输液、给升压药、强心剂、副肾皮质激素、确保呼吸道畅通、吸氧、人工呼吸、心脏按摩,保持适当体位等。
     2.一定要用附带的灭菌注射用水溶解ICG,并使其完全溶解。不得使用其它溶液如生理盐水等。可用注射器反复抽吸、推注,使其完全溶解后,水平观察玻璃壁确证无残存不溶药剂,方可使用。
     3.临用前调配注射液,如必须保存,应尽量选择阴凉处、遮光保存,并不得超过4小时。
     4.请病人早晨空腹、仰卧位、安静状态下进行该项试验检查。脂血症、乳糜血对本试验有影响。浮肿、消瘦、肥胖及失血过多的病人可产生测定值的误差。
     5.胆囊造影剂、利胆剂、利福平、抗痛风剂可造成本试验误差。
     6.本试验对甲状腺放射性碘摄取率检查有影响,应间隔1周以上再检查。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无孕妇用药经验,哺乳期妇女需要使用时应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尚无儿童用药经验
    【老年用药】一般老年人生理功能状态低下,应谨慎给药。
    【药物相互作用】请参见【注意事项】。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
     1.由于吲哚菁绿(ICG) 静脉注入体内后,迅速和蛋白质结合,色素不沉着于皮肤,也不被其它组织吸收,其最大吸收峰由水溶液的780nm转变成805nm,所以测血中ICG浓度不受黄疸及溶血标本影响。是用来检查肝脏功能和肝有效血流量的染料药。
     2.在眼科临床中应用吲哚菁绿的波长特征:吲哚菁绿在血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及最大荧光波长,都在近红外区域。近红外区域的波长容易透过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达到脉络膜,在脉络膜中的眼科吲哚菁绿被激发产生荧光,所以不仅对网膜色素上皮和黄斑部的叶黄素(胡萝卜醇)的眼内组织,对网膜下浆液、出血及渗出斑等也有良好的透过性。因此可作为眼科检查专用的眼底造影剂。
    【药代动力学】
     静脉注入体内后,吲哚菁绿立刻和血浆蛋白结合,随血循环迅速分布于全身血管内,高效率、选择地被肝细胞摄取,又从肝细胞以游离形式排泄到胆汁中,经胆道入肠,随粪便排出体外。由于排泄快,一般正常人静注20分钟后约有97%从血中排泄,不参与体内化学反应,无肠肝循环(进入肠管的ICG不再吸收入血)和淋巴逆流,也不从肾等其它肝外脏器排泄。静注后2~3分钟瞬即形成均一单元达到动态平衡,约20分钟血中浓度被肝细胞以一级速率消失,即成指数函数下降。当肝脏病变,肝有效血流量和肝细胞总数降低时,血浆ICG消除率k值明显降低;血中ICG滞留率R值明显升高。
    【贮藏】遮光,密闭,在冷处(2~10℃)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