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综合编辑 发布时间:2018-03-26 16:19:03 浏览次数: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报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91539203,81730010)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医学部孔炜教授研究团队在肥胖致血管损伤的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A Novel Adipokine, FAM19A5, Inhibits Postinjury Neointima Formation Through 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新的脂肪因子FAM19A5通过S1PR2受体抑制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为题,于2018年2月16日在Circulation(《循环》)杂志上在线发表。北京大学医学部孔炜教授和王应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王迎宝、陈迪新和张焱为共同第一作者。论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453251。
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可以加重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但其中机制尚不明确。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器官,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通过自分泌与旁分泌方式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参与或调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具有血管保护作用的脂肪因子FAM19A5,通过旁分泌或内分泌方式,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S1PR2,抑制血管损伤后的新生内膜形成。而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重要病理过程。肥胖时,FAM19A5生成减少,从而促进了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的进一步增厚。